作者丨彪哥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最近,一家名为“胖春娇”的干蒸菜馆,在长沙餐饮圈的热度居高不下。
开店只用20万,却创下了日均翻台15次的惊人数据。一家100多平米的小店,月营业额却达到了80万,一个月就能回本。
这样的数据,让一众徘徊在生死边缘的长沙餐饮人纷纷到店取经。
没有爆炒的烟火气,不靠重油重辣刺激味蕾,反而用粤式干蒸手法“蒸”服了挑剔的湖南人。
干蒸菜,湘菜的下一个风口要来了?
有锅气的干蒸菜,符合湖南人味觉
将腌制好的菜品摆放在一口大铁锅上,令人惊讶的是,锅内不加一滴水,猛火将铁锅烧红后,温度达到1200度,短时间内将食物蒸熟。
出锅的一瞬间,菜品在油脂的激发下,呈现出湖南人喜爱的干香味。
这就是顺德干蒸菜的烹饪方式,和浏阳蒸菜的以水蒸气为热导的方式相比,它更像是一种“烤”制。
这种有锅气的干蒸菜,有点类似“炒”和“烤”的结合,其实非常适合湖南人的口味。
“外地技法+本土口味”重构新品类
既然广式干蒸烹饪方式符合湖南人口味,那湖南餐饮人如何纳为己用呢?
胖春娇干蒸菜的走红,绝非偶然,它就是巧妙地将粤式干蒸手法进行了改良,融入了湘菜的食材和元素,“外地技法+本土口味”重构出湘菜的一个新品类。
比如樟树港辣椒、当家肉等湘菜常用的食材和菜品,通过干蒸的手法,不仅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鲜嫩口感,还呈现独特的干香味道,这是一种新体验。
胖春娇的招牌菜干蒸鲜排骨,采用了粤式的腌制方法,同时又加入了湘菜常用的豆豉、辣椒等调料,增加了排骨的香辣味道,更加符合湖南人的口味偏好 。
还有干蒸雪花牛肉,在粤式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加入了孜然粉、辣椒粉、龙牌酱油等湘菜元素,让这道菜变得有锅气、有辣度、能下饭。
这种创新的口味融合,合耳目一新的体验,让胖春娇在众多干蒸菜品牌中脱颖而出。
投入成本低,性价比高
在打造出“干蒸菜”品类后,在当前的餐饮大环境下,是否将成为湘菜下一个爆火品类?至少,是值得尝试的一个品类。
首先它的投入成本低。几口大锅,木质的桌椅板凳,100多平米的面积,投入一家干蒸菜餐厅,成本大概只要20来万,这对于餐饮创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低的门槛了,
其次是它的运营成本也低。干蒸菜的烹饪方式,首先对食材进行调味腌制,这一步完全可以标准化,接下来是放进铁锅干蒸,这一步只需要掌握好时间,比如素菜4分钟,肉类10来分钟,手脚麻利的都可以做到。同时,干蒸菜的出餐速度快,能够满足快节奏生活下消费者对用餐效率的需求。
这种去大厨化的模式,为餐厅节省了一大笔钱。虽然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都低,但对消费者来说性价比高,对餐厅经营者来说毛利率高。
在胖春娇,通过盘子大小的调整,让消费者花100块钱,就可以吃5个菜,人均40的单价,让消费者从上午十一点就开始排队。
而对餐厅来说,毛利率也不低,比如一道干蒸葱姜鲜鲈鱼卖35元,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鲜活鲈鱼15元一斤,就算加上配料调料啥的,毛利率超过了50%。
干蒸菜,将成湘菜下一个爆火品类?
广东顺德的干蒸菜,现在还难以窥见有影响力的品牌。
但目前从湖南市场反馈来看,干蒸菜在湘菜市场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并诞生了一众品牌,比如胖春娇、搭伙计、大吉来、凤凰城、呷洞庭等。
而且,干蒸菜的操作相对简单,容易复制,这为其在湘菜市场的快速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尝试这种新颖的湘菜形式,胖春娇的火爆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干蒸菜要想在湘菜市场真正站稳脚跟,成为下一个爆火品类,还需要面对一些挑战。比如如何进一步优化口味,让干蒸菜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更好地融入湘菜的文化内涵。
也要打破消费者对"蒸菜=清淡"的刻板印象,强化"鲜辣干香"的标签,进行品类教育。
当湘菜陷入“内卷”时,胖春娇用粤式干蒸打开新赛道。
它的成功证明:品类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用“外地技法+本土口味”重构消费体验。
或许,下一批湘菜黑马,就藏在一口不加水的铁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