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湘菜人微报!

认证

大V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评论 >
    费大厨的辣椒炒肉到底是不是“正宗”?
    发布日期:2024-05-23 08:13:46 阅读3152次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湖南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一道菜,恐怕非辣椒炒肉莫属。要想“羞辱”一个湖南厨师厨艺不好,指着他做的辣椒炒肉说不正宗,他非得跳起来和你争论个不眠不休。


所以当初费良慧敢拿这道菜来当招牌菜,让不少人感到惊讶,一是这道人人都会做的菜,并没有什么技术壁垒,对于企业来说不占优势,二是创新有难度,争议太大。你看就算是如今企业已经小有成就,私底下仍然免不了被拿来比较评价“不好吃,不如某某门店做得正宗”。


多数觉得不正宗的理由是“以前没有加白木耳的做法,这是离经叛道”,而在认可的食客们眼里,“就是这个味,肥瘦肉搭配得不错,油和酱油都用得很到位”。


何谓“正宗”的辣椒炒肉?


讨论正宗之前,先来看看宗的意思,是“派别,流派”。所谓正宗,就意味着这个流派或类型被多数人一致认可,多少还带着点创始者的意思。


但要给辣椒炒肉寻“宗”,实在太有难度。这道菜在民间流传甚广,创始者无迹可寻;再看做法,虽然是辣椒与肉的组合,但就连先放辣椒还是先放肉的顺序都很难达成一致。


有人认为辣椒炒肉就得青螺丝椒配五花肉,有人却更偏爱诱人食欲的红椒,有人觉得辣椒炒肉就得多放酱油,否则没有灵魂,也有人觉得;有人喜欢高油温下激发的大蒜香气,甚至要用香味更浓郁的独蒜来做,可有人却坚信“家里老人做辣椒炒肉姜蒜都不放”;有人觉得辣椒炒肉就应该更纯粹些,肉香和辣椒的清香足矣,有人则偏要来几颗豆豉或加点鲍鱼、木耳一类的食材,丰富味道的层次。


若非要给辣椒炒肉定个的制作标准,倒也有参考。在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2013编著出版的系列书籍《中国湘菜标准》第一分册中,首次提出了关于辣椒炒肉的各项标准。其中用料部分,用到的主要食材为肥瘦比约为3:7的带皮、带脂猪腿肉,鲜青椒或鲜红椒、大蒜,再加上盐、味精、酱油、食用油、食用淀粉等。



制作步骤上,先将瘦肉腌渍入味后上浆,肥肉煸出油,将瘦肉炒断生后盛出;再将辣椒、蒜子炒香,调味,最后再放入猪肉拌炒并调入味。


这里的做法,应该能够符合大多数湖南人的认可。但按照这一标准,恐怕市面99%的辣椒炒肉都不是正宗。但加上豆豉、木耳或者鲍鱼等食材,与原有做法有出入,谓之“原版”“正宗”也着实别扭。


但若从菜品本身的核心来看,做法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味型、口味也基本保持一致,直接划入“不正宗”,是不是又太过苛刻呢?


“正宗”只是阶段性的标准


食物么,本就是为人而服务,在不同的时代本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当年辣椒炒肉的菜品标准的制定初衷,也绝不是标榜正宗,而是给烹饪者以参考。它能够代表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做法和经验。除非是什么“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张三李四家自创的独门绝技,否则强调“正宗”并无实际含义,不过是营销所需的幌子罢了。


在很多品鉴客的眼里,正宗,才是对于一道菜的至高评价,甚至远远超过了“好吃”。在他们眼里,好吃不过是个人主观的喜好和选择,正宗才是专业和资历的体现。敢于评价谁家做法“不正宗”,相当于在暗示人家:我可是一个懂行的资深老饕、专业评论家。


但实际上做菜,还是得“以人为本”不是么?那些看似“不正宗”的带火上桌的呈现方式、加入其他食材的烹饪方法如今在很多餐厅都已十分常见,成为了大家争相模仿的对象,甚至还要玩些“洋把戏”做成披萨、汉堡。“正宗”真的重要么?虽然不被某些专业人士待见,但消费者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好奇心,足以说明一切。


与其刻意追求正宗,倒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做好下一季的新菜吧。


分享 阅读3152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资讯
首页 大V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