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90后吴要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眼看随着湖北除武汉以外地区“解封”,大众离往日的正常生活又再近了一步。但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各行各业都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些没能抗住压力的餐饮门店,就这样消失在人们视野。
“营业额不足日常百分之十”“现金流撑不过三个月”“餐饮门店迎来倒闭潮”那些让人充满焦虑的声音不绝于耳。小吴的餐厅开在某商圈附近,关门闭户一个月,为了春节期间的经营而储备的食材来不及处理造成大把浪费,而房东又不愿意减租,可小吴前期所有的储蓄都投在店里,他感觉到压力很大,“再不开门赚点收入,工资都发不出,真的只能回家种瓜了。”
他想着,反正这一个月没有开工,于是让店长和经理通知员工停发工资。眼看着朋友圈里同为餐厅老板的小王将店里外卖经营得风生水起,他也有点心动,于是把店里两个刚上灶炒菜的农村小伙子偷偷叫回店里,一人发了几片口罩,“这一个月你们俩在店里做外卖。平台佣金太高了,就在咱们顾客群里做一下他们的订单,自己送就可以。工作比较轻松,工资暂时就发一半,实在不好意思啊,我现在也很难,回头正常营业了,给你们补假期。”
随着疫情情况转好,餐饮业渐渐复苏,逐步开放堂食。小吴也赶紧也托人买了口罩和酒精,通知员工准备正式复工。没想到回来上班的员工不足三成,甚至就连当时主动申请减薪的店长也以家中有事需要处理为由迟迟未回。开业几天,进店消费的食客稀少,员工不足也造成店内缺少打包盒、上菜不及时等小问题时有发生。
眼看着店里账上收入微薄,根本不足以支付各项开支,更让小吴气愤的是,竟然还有人在点评网站上给差评说菜的味道又咸又辣。按照这样的情况经营下去,非亏得裤衩都不剩,小吴抱怨,“我怎么这么倒霉啊,碰上这种开年,国家那些补助小餐饮也享受不上,这行真的太难了。”第二天,他便在朋友圈发出了“xx商圈热门餐饮店铺白菜价格转让,位置好有固定客群,有想法的请联系我,电话xxx……”
似乎一切苦难都因疫情而起。没有疫情,门店就不会无法营业,也不会造成人员不稳,更加不会造成现金流断裂造成店铺关门,这一切都说明,餐饮真的太难做了。但问题是,没有疫情,小吴会做得更好吗?
疫情是问题的放大镜
有人说,利益是最稳定的关系。在餐饮企业当中,员工和老板是利益共同体,当大家齐心协力利益最大化时,这段关系最稳固。而抛开利益谈梦想,纯属扯淡。其实除了小吴的店长之外,在不少餐饮品牌的公众号或餐饮老板的朋友圈,都可以看到“主动”减薪的员工,看上去十分“感人”。但遗憾的是,老板们除了表示“感动”极少再有实质性作为,甚至还在这样的时候“倡导”员工献爱心、搞捐赠。慷他人之慨为企业镀金,而自己却喊着“好难”,虽然赢得了陌生人的掌声,却也伤了自己人的心。
真正能发展壮大的餐饮企业,靠的不是那一句“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而是菜品、管理、服务等诸多因素,而这一切,都要靠员工来实现。像小吴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即使没有这场疫情,他自私自利“耍心机”、目光短浅、怨天尤人等问题也会逐渐暴露,最终失去人心。而这场疫情做的,只是加速了这些问题的暴露而已。对于那些本身善于思考、架构清晰、方向明确的餐饮企业来说,这只是一次试炼的机会。
说到底,若你被打倒,只怪得自己。
*小吴,小王均为假设,请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