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为了取好一个店名,餐饮老板们总是使劲浑身解数,想搞出点大动静来,于是各种奇怪的成语和汉字组合频频出现。以至于当听闻从事餐饮多年的刘华兵最终用了“老浏记”这样极其朴素的新品牌名称时,我竟然感到一丝惊讶。
不仅是店名,“老浏记”的店内也将这种朴素的感觉一以贯之。原木色的门窗和方桌板凳,简单悬挂的竹编簸箕、大蒜、麦子束等,为明亮的空间增添了一丝农家趣味;拐角不经意的怀旧插画和标语,让人灰心一笑。虽然开业不久,但来吃饭的人似乎已经有了老熟客般的亲切和随意,自己拿碗自己盛饭,迎面遇见端菜的服务员还会说笑着赶紧避让。与刘华兵创立的品牌乡水农情不同,老浏记不仅食材来自浏阳,且更加专注于挖掘真正浏阳本地的特色菜品。
为什么偏偏要在这时候做一家专注浏阳菜的老浏记呢?
“浏阳菜,不只是蒸菜”
如今提起浏阳的特色,大多人印象最深的只有浏阳花炮和浏阳蒸菜。浏阳蒸菜的风头有多盛呢?大街小巷无数打着浏阳蒸菜的大小店铺,足以说明一切,2017年2月,浏阳蒸菜还入围了长沙市级“非遗”项目,浏阳也因此被称为“浏阳蒸菜之乡”。蒸菜之所以如此流行,是因为它注重食材本味,烹饪流程简单易标准化操作、出菜快,符合当下快节奏生活的需求,因此才成为流行。
但蒸菜并不是浏阳菜的全部。浏阳这个以外来迁徙人口为主的地方,本就汇聚了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口味,让浏阳菜具备了更强的包容性。蒸菜只是其中一支,而在当地还有很多有特色的菜品没有被挖掘出来。就连从事餐饮多年的刘华兵都感叹,“恐怕只有去浏阳乡里吃酒席,才能吃到更接地气的浏阳菜了。”
家乡情结“作祟”,或许还混合着个人对于浏阳菜的的期待与喜好,“老浏记”应运而生。
浏阳人做浏阳菜,那自然是得心应手。
挖掘真正的浏阳乡里菜
众人皆知浏阳蒸菜,但只有真正生活在浏阳的人才知道,即使是浏阳,也分为东、南、西、北四乡,分别与江西、株洲、长沙县、岳阳相接,各区域在饮食的选材虽然大同小异,但口味喜好却各有千秋。因此老浏记在菜品的设计上,除了大众耳熟能详的蒸菜之外,店里还对真正流行于浏阳乡镇的酒席菜品有所挖掘。
例如在靠近浏阳大围山的东乡,墨鱼笋丝作为乡间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其制法颇具特色。将干制的笋丝泡发后,切成丝后焯一次水,加猪油与五花肉一起用汤煨出香味;临上桌前,将红萝卜、肉、芹菜、墨鱼等材料切丝下锅炒制调味,盖在煨好的笋丝上面。这道菜看似已完成,但临上桌前还有一项重要的步骤,也是浏阳特色之一——即撒上胡椒粉。
家家都有的肉丸,浏阳人却偏偏做出了新意。茴香肉丸的特别之处,一是在手动剁制猪肉时,并不完全剁成泥,而是保留了肉粒的一定大小,吃起来更有颗粒感;适量加入的小茴香,是浏阳人赋予这道菜的特殊风味。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的功劳当居前位。恰恰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的地方菜,才是传统手艺最纯正的体现。当有更多人开始注重挖掘地方菜,餐饮是不是会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