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湘菜人微报!

认证

大V

当前位置: 首页 > 餐饮大V >
    邓和平:烹饪功夫深,也要“过秤”称丨餐饮大V
    发布日期:2020-07-27 00:51:37 阅读787次

文: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邓和平的身上,透着一股飒爽,颇有其当年知青下乡时意气风发的模样。即使是面对初次见面的人,三两句言语之间,也依旧不见他有任何客套或寒暄,而是直来直去的,偶有几句风趣,引得旁人哈哈大笑。


“我的头发,就是为这些菜这样操心才掉光的。”

“做餐饮还是太辛苦了,不想让他们(指家里人)搞咯。”


image.png


从湖南宾馆退休以后,邓和平本可以过着“闲人”的生活,但他却好像并未真正闲下来。这边刚烧开水泡好茶,忙着招呼过来拜访的客人,那边电话响起。邓和平眉头微微皱起,声音果断又迅速,“一会儿你送点样品到店里来吧,今天中午可以做个菜试一下。”但他这会儿操心的却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徒弟龚劲龙店里的菜品。


恰到好处的忙碌,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精神焕发。前两年,他甚至还腾出时间来教幼儿园的厨师给小朋友做菜,快乐得很。如今除了偶尔给学习烹饪专业的学生授课之外,邓和平还担任着徒弟龚劲龙的餐饮企业龚得包总顾问的职位。


对待自己的徒弟,邓和平是毫无保留的,他总是愿意多给他们讲一些。有时候,他会来店里厨房教那些年轻小伙子们做两个菜。但他更加希望的,是这些年轻人能够从菜品当中,获得其中的技术,并根据自己店里的特色而研发更加适合的菜品,而不只是学会做菜品本身而已。“过去,一斤肉要做五十二颗肉丸,所有的量都是标准的。”从一道传统的杂烩当中,能看出一个厨师的各项烹饪功底和他对食材用量的把控。肉皮要怎么发、蛋卷要怎么做、每一类食材的配比、清汤要怎么制……一道看似平常的菜品,想要做好却不是那么容易。


image.png

邓和平赠给徒弟的刻章



他还用现代的快餐举了个充分利用食材的例子:拿土豆做个比方,按大小重量分级;先用专门的设备去了粗皮,先切了土豆条,剩下的边角余料就碾碎做成土豆泥;再差一点的就做成土豆淀粉,连洗土豆条的水沉淀下来的粉,最后还能被用在制作土豆粉上。


做菜,其实只是厨师最基础的功课。


“建立标准,是为了少走弯路”


邓和平的精准把控,离不开早期学习西餐对他产生的影响。“西餐的菜谱很早就有,而且非常细致和标准,所以他们能做到一道菜两百年前是这个样子,现在还是这个样子。”1972年,当时邓和平才18岁,原本是被湖南宾馆招入学“电工”的,却意外的进了厨房,跟着当时的大师傅陈兴启、王力仁学中西餐。1988年,国家选派厨师去中国驻外使馆,邓和平通过层层考核筛选,成为培训班40多个人中唯一去美国的厨师。为了学习交流,回国后他还跑遍了除非洲以外的世界各地。


image.png


说起标准化,邓和平算得上是菜品标准化的“先驱”。当时邓和平在湖南宾馆工作时,即使是做馒头,他也一直强调原料要“过秤”,严格按照克数来决定最终的面粉、老面(发酵用)、食用碱的用量。邓和平认为,将标准化引入到烹饪当中,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用这些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来减少失败的时间和次数,是为了“少走弯路”。


在那个年代,手艺人相对保守,厨师连放个盐都要故弄玄虚:告诉你要舀一勺盐,却不告诉你其实弄湿的勺子的背面还沾着小半截。而邓和平却大大方方的,该多少克就多少克,原原本本的写下来。


贯通中西


2000年以后,餐饮市场开始活跃,邓和平也开始慢慢尝试着将中餐与西餐进行结合,利用西餐的烹饪的手法来做中餐,利用中餐的调味方式来制作西餐。他使用红酒来烹饪传统的酱香鸭,也调制更适合湖南人味型的浓汤……他的创作和灵感,似乎从来都不会被菜系或地域束缚住。


image.png

邓和平大师制作的“红酒酱香鸭”


时尚和传统,在他眼里并不是对立面,都只是技术加上流行趋势,在不同时代里呈现罢了。当不少人感叹着“湘菜变得都不像湘菜”,邓和平只觉得,其实所有的流行都离不开传统的东西。


“一句话,随他们怎么去搞,反正万变不离其宗。”他说着这些的时候,宛如一个在闹市修行许久的侠客,云淡风轻。


分享 阅读787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资讯
首页 大V 消息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