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作者丨李李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在湖南餐饮圈,有个现象越来越引人注意:那些历经数十年风雨的老牌餐饮企,正悄悄换上年轻的掌舵人。
这群人被贴上“餐二代”的标签,他们脑子里装着互联网和品牌营销的新思维,不断冲击着餐饮行业的传统边界。
他们不仅是企业的新舵手,也是传统餐饮与现代商业碰撞交融的有力推动者。
撕掉标签:我们不是“二代”,是创业者
“餐二代”这个词,自带一种复杂的滤镜:有人羡慕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也有人担忧他们会砸了父辈苦心经营的招牌。
然而,这群站在父辈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却有着自己清晰的认知。
徐记海鲜CEO徐丹对此看得很通透:“这个标签没有好坏和褒贬,我理解为第二代创业者,或者第二代接班人嘛,关键是自己认可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
从向父辈证明自己,到清醒认知自我价值,这条路并不轻松。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想凭自身能力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
2019 年,徐丹提出要全力投入外卖时,却遭遇董事会的沉默与质疑。
“高端餐饮做外卖?自降身价!”
“那点量,不值当。”
这样的阻力并非来自恶意,而是源于认知的差异。在父辈看来,外卖属于快餐范畴,与高端餐饮的“体验”基因格格不入。
那时候正值疫情,徐丹身处武汉,他亲眼见证了疫情下时代的变革,敏锐的抓住了“外卖”板块就是这是新时代下的新业务和新需求,于是下定决心要做成这件事。
他以一篇5000 字的分析论文,以详实数据、严谨逻辑和精准趋势预测,最终打动了管理层。
说到为什么是用这种呈现方式,徐丹笑笑地说道:“辩论不赢”,双拳难敌众嘴。”
最终,这篇论文成为那场关于外卖业务决策争论的转折点,也为徐记海鲜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业务领域的大门。
去年,徐记海鲜外卖营收达到1.5 亿,实实在在的数字回应了最初的质疑,也奠定了外卖业务在公司战略中的重要地位。
徐记海鲜不是特例。这是餐二代们典型的新思维方式:用新时代的工具(数据、论文、模型),在旧世界的规则里,为自己赢得发言权。
餐二代们深知,在企业内部达成“共识”,需要修炼“翻译”和“说服”的能力——将互联网的黑话“翻译”成父辈能理解的生意经,用数据和初步的成功案例去“说服”元老。
这是一个“唤醒”的过程,唤醒一艘巨轮对新时代风暴的感知。
徐丹说:“这很重要,这关系到执行的过程中动作是否会变形。”
父辈们从自己的经验里拿到了成就,说服他们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这需要一场场耐心的、智慧的对话,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的桥梁。
不是否定过去,而是重新定义未来
“餐二代”们接手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好摊子”。
传统餐饮行业面临转型挑战的当下,餐饮行业正经历着消费降级、商务宴请萎缩等多重打击,他们要面对的是父辈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对此徐丹也有自己的见解:“难,是因为“获客难,获客成本高”。
商务宴请市场萎缩,徐丹就带着徐记海鲜转向家宴,把“生日宴”作为核心场景来打造。从今年 4 月份开始,之前每家店一个月接待不到 30 桌生日宴,现在能做到 150 桌左右。这种 “精准转型”,是“餐二代”们的强项—— 他们更懂现在消费者的需求,知道家庭聚餐要的不是奢华,而是温馨和仪式感。
就连“摆摊”这种被许多高端餐饮认为“掉价”的业务,在徐丹看来也是新机会。目前,南京已有餐饮外摆点实现了单日8万元的营业额。他说道:“短期目标是“规范化”,日后应该会做成常态化。他认为这不是一个现象,这将会一个新业务。跟外卖一样。
在“餐二代”眼里,没有“掉价的业务”,只有“没做好的业务”。
他们愿意放下身段,去尝试父辈没有触碰过的领域,这正是老品牌能焕新的关键。
他们接过的不是一个现成的“帝国”,而是一家需要重新装配、再次启航的“航母”。
徐丹的领导风格与父辈截然不同:父辈求“稳”,他求“闯”;父辈重“经验”,他重“试错”。
但难得的是,他懂得与父辈“打配合”。
正如徐丹所说:“父辈稳舵,我们扬帆。这是一种打配合,一种相互成全。”
这种“老带新、新补老”的模式,让老品牌既能守住根本,又能跟上时代。
“守”产品之正:徐记海鲜依然死磕海鲜的“新鲜”,这是父辈安身立命的根本。
“出”营销之奇:敢把高端海鲜酒楼拉到路边“摆摊”,全力冲刺“生日宴”场景,敢上综艺。
新思维、新战场
用什么方式吸引顾客,是餐二代的新战场。
在品牌年轻化上,“餐二代”更是玩出了新花样。徐记海鲜参与《一饭封神》综艺,让品牌和年轻人互动。徐丹说:“品牌年轻化,就是要让品牌的这帮子年轻人玩起来。” 这种“玩着做品牌”的思路,让老餐饮能重新吸引了年轻消费者。
就连开店,“餐二代”也有新想法。徐记海鲜今年要在西安开的新店,取消了传统的宴会厅,换成了更适合小家庭聚餐的休闲散餐桌;服务员不穿西装,改穿黑色休闲装;背景音乐用松弛的CHILL 风格。这种 "反高端" 的设计,反而更符合现在消费者的需求 —— 吃饭不是为了撑场面,而是为了舒服。
老品牌玩进年轻人堆里,也要把店开去海外!
餐二代的视野,早已突破地域与客群限制。徐记海鲜早就有了国际化计划,目标直指美国市场。“美国有钱,有市场,就这么简单。" 徐丹的话很直接。
虽然目前还在筹备阶段,但这种“走出去” 的想法,在“餐二代”群体里越来越普遍。有的“餐二代”把湖南米粉店开去了新加坡,有的把川菜馆开到了欧洲,他们想让中国的家常菜,变成全球人的美味。
结语:“餐二代”不是接棒人,是破局者
很多人觉得“餐二代”的使命是“守业”,但其实他们的使命是“破局”。他们打破了老餐饮的传统束缚,打破了消费者对老品牌的固有印象,也打破了餐饮行业的边界。
他们或许会遇到质疑,会经历失败,但他们身上的勇气和创新力,正在为整个餐饮行业注入活力。就像徐记海鲜从一家本地海鲜店,变成现在全国知名的连锁品牌,“餐二代”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老餐饮在新时代里,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未来,当更多“餐二代”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老品牌变身新物种。而这,或许就是“餐二代”给中国餐饮最好的礼物,也是他们为自己、为行业、为时代镌刻的辉煌印记。
【采访厅】
Q1:作为传承者,往往需在传统餐饮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之间找到平衡。您如何平衡传统传承与创新?
答:非常幸运的是,父辈和长辈管理层学习能力很强,目前公司基本上就是建立在现代管理理念之上的。比如说,传统餐饮文化都会有的“师徒”,在我们公司是基本没有的,因为我们是连锁餐饮,必须做到标准化、流程化,保障每一个产品都好吃、稳定。我们有一个产品服务体验包,只要是系统内有权限的,都可以学习“招牌菜秘诀”。
Q2:您作为徐记海鲜的接班人,您父亲徐国华先生对您的接班有哪些期待和要求?
答:接班只是时机而已,我不是固定接班人,我们也是“轮值制”,轮值CEO和轮值董事长(未来),因为我们兄弟多,能力也都可以。
Q3:那您父亲对您个人的期待呢?类似于父亲对孩子的期许?
答:对我个人期待,主要是克己,以及平时让我们注意身体健康而已。
Q4:您父亲在哪些方面对您的言传身教,让您受益匪浅?
答:学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借助外部的大脑。因为一个公司的思维天花板就是老板,老板的眼界、资源、心智,决定了公司的大小、和长远。而借助外脑,比如说外部独立董事,外部咨询机构,主要是为了“相互辩论”,理清楚自己的想法。在公司内部,几乎很难找到对话的人,外部其实很容易找到。
Q5:关于今年的三大平台的外卖大战,对徐记海鲜有什么影响吗?您怎么看待这件事?
比答:对我们来说订单增长了。我觉得外卖业务主要是还是看能不能给你带来客流,带来订单。毫无疑问,外卖平台最大的价值就是“集合了订单”,分配了订单。很大社会价值的,不说别的,直接创造了2万亿的市场,直接裂变了一个线下餐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