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湘菜人微报!

认证

大V

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评论 >
    不搞神秘不卷低价,市井小馆铁胖子凭啥能开27年?
    发布日期:2025-06-20 10:52:33 阅读2570次

作者丨鱼头

尊重原创,拒绝一切未经授权的转载


如今的市井小馆,若想要在全民自媒体的时代里多获得一些被看见的机会,没点儿“本事”还真不行。

要么是明星来过、博主推荐这类略带网红色彩的推荐方式,要么玩点儿“最辣”“最怪”“脾气最丑”的印象标签,要么就是提前小半年也预约不上的“极致稀缺,当然,最多的还是人均不到3也能0吃饱喝足的“极致划算”。

总之,要么卷价格,要么卷个性。

但这家在老社区开了27年的小馆子,既不靠纯粹的低价,也谈不上多特别,名气虽然比不上风头正盛的壹盏灯、笨罗卜,却是不少老长沙心中的“白月光”。

有人这样形容他,是“倒不是他的口味有多出色,而是让人有离开家乡十年回来看见儿时老朋友般的感动”。


市井小店的生存之道

之所以用“老朋友”来形容,并不仅仅出于某种情怀,而是因为长沙餐饮市场的变化,实在太快。毕竟,这里是湖南餐饮最“卷”的地方。每年开出的新店数量,没有10000也有8000。

但要在偌大的市场,找出像这样开业25年以上的餐饮店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除了大家熟悉的徐记海鲜、新长福、友友饭店、冰火楼等品牌至今仍活跃于市场,更多的品牌和门店,被淹没在了时代发展的洪流里。

当下的常见景象是:明明开业还在排队的店,不到三个月就改头换面,变成了你不认识的样子。

餐饮人常说,这个行业做到最后,比的不是菜品,而是供应链管理,比的是人员管理。因为再独特的环境、再奇特的菜品,在现代工业的加持下,也可能够被模仿出来,他并构成什么竞争力。

而对于像铁胖子一样的市井小馆子,道理却刚好相反,他们最大的竞争力,正是那几道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还有些“过时”的菜品。

一道当家肉,就是在节日里常出现在湖南人家庭餐桌上的干豆角烧肉,尚保留了一丝五花肉的饱满口感,却用随后而来的香辣驱散了油腻感;

一道韭花酱牛肉,没有夸张的器皿,不搞花哨的上菜仪式,只让你记住满口的咸香入味有嚼劲;

三味茄子、汽锅肉丸汤等菜品,熟悉的口味、熟悉的摆盘,能让你想起若干年前若干好友相约“下馆子”的热闹情景。

靠的也并不是让人拍案叫绝、过嘴难忘的味道,而是厨房里的人。

他们未必是出身名门的烹饪大家,但却在十几年专注一道菜的实践里找到了最合理的烹饪手法;而更关键的是,他们不必死守连锁餐厅“标准化”原则,而能够“听得进话”,去根据顾客们的喜好随时调整。

所谓供应链、管理体系等专业名词和大道理,在这里变得毫无用武之处。在他们眼里,“每天去菜市场买新鲜的”“份量足”就是最大的优势。这类“下楼拐个弯就能吃”“出门五分钟就能吃”的市井小店,不仅是好的美食体验,更是让人渴望的温暖生活。


“守好一亩三分地”

相比起同样是上世纪年代末创立、如今已经名满全国的徐记海鲜、新长福等品牌,如今在长沙仍然只有一家店的铁胖子,看起来有些“颓”。

按理说,从那个“开店潮”的年代里打拼至今的餐饮人,见过繁华与机会,很难克制住闯世界的野心。

但在“铁胖子”的团队基因里,似乎并没有“野心”这个选项。就像所有小馆子所呈现出的朴素与平凡一样,他们虽然向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却不迷恋那些遥远而不切实际的泡沫。

对于他们来说,一句老顾客的“好吃”“还是以前那个味”,足以驱散一天的疲惫。

除了主观上“想更加专注一家店,去钻研菜品和烹饪”的主观因素之外,如今的负责人黄洪伟也坦言,也有自身能力和经验的问题。

多数厨师会在餐饮摸爬滚打许多年后会选择创业或合作开餐厅。而在身份发生转变时,他们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即如何从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餐厅运营的问题。

显然,在面对极其随意的采访拍摄时也会有些拘谨的黄洪伟,并不是那种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游刃有余的生意人。只有在说起最关心的菜品时,他的表达才会开始丰富起来。“卖了十几年的老菜,不能在口味上做大的改变,但现在会尽量减少调料使用”“最近牛油煸掌中宝真的很受欢迎”“以前老长沙很流行的像腐乳蒸肉,现在确实是卖不动了”。

作为手艺人,他们对“技术”有着天生的热爱和敏感,而相对沉稳的性格,更能让他们专注于自己理想中的世界、从一点点的提升和变化里获得成就感。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花一上午的时间将莲藕碾磨成粗细均匀的细泥,再用上三个小时将它与其他食材混合做成一道只流传在于书本中的传统蜜汁藕丸;你也可以在忽然的一时兴起之后,一头扎进自家餐厅的厨房,从厨师长手中接过铲和锅,去给多年未见的老顾客复刻一道二十年前的老菜和口味。

手艺人可以为了兴趣、为了追求口味上的极致体现适当放弃一些利润,但做企业不行。尤其是对于想要快速发展的品牌餐饮,作为其中的掌舵者、决策者,你不仅需要“世俗”“精明”“巧言令色”,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与社会各界、供应商、员工、顾客等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日常的、突发性的事件。

只是在这个眼花缭乱的世界里,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呢?

分享 阅读2570次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推荐资讯
首页 大V 消息 我的